最简单、最全面的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发布日期:2021-10-29 09:47:00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志愿填报前的准备;第二部分为志愿填报实践;第三部分为入学后的注意事项。

一、志愿填报准备

志愿填报前的准备事项

上图即使志愿填报准备工作的梗概,下面的内容是对图中内容的详解,中间会穿插一些生动的案例,大部分是过来人的血泪教训。志愿填报的内容其实只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报学校,一个部分是选专业。

(一)报学校

志愿填报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学校,我国有近三千所各类院校,把每个学校都了解一遍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我们知道志愿是分批次填报的,也就是说你的分数属于哪个批次就只看这一次批次的高校就行,不过经过批次筛选之后估计还有可能面临几百个选项无所适从,这时候就要看学校地域、看个人喜好等其他因素了,经过层层筛选,估计到最后供你选择的高校也就寥寥无几了。

1.学校招生批次

大致上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分为四个批次,分别是我们常说的一本、二本、三本、专科,不过这里面的一本还可以细分为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两类。

以前的重点大学是指“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不过目前“双一流”已经成为是否重点大学的最新依据,“双一流”高校可以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又被细分为“A类”和“B类”,上述类型的高校之间的关系大致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排名并不是绝对的,有可能会出现某些A类高校不如B类高校实力、B类高校不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极少,在国家战略层面A类高校的地位整体上高于其他层次高校。

说完重点大学,下面就是非重点的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专科等,各个层次高校的实力大致也可以划分为“非重点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专科”,而且也会出现一本院校在某些地区实行二本招生,二本学校在某些省份一本招生的情况,所以上上面的顺序也是从整体上说的,并不是绝对顺序,这些批次的学校数量最多、构成也最为复杂,选报这些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在这些学校中,专业其实更重要,特别是在二本、三本、专科批次中尽量以专业来定学校;二是,能上本科,不上专科,本科最起码能够给你毕业后更多的选择,不会成为你就业与升学的羁绊;三是,三本基本上为民办高校,收费较高,但是我的建议是家庭条件允许的话 ,尽量舍弃专科上三本。

2.学校地域

其次选学校就是看地域。地域其实大致分为省内与省外、东中西、一线二线城市等。省内、省外如何选,这个因人而异,比如有些同学向离家近一些,有些同学则想去外省增长见识,不过具体选择省内、省外还是跟今后发展联系到一起,如果今后想留在省内发展,那么在省内有合适的高校的话就尽量选择省内,如果今后想去外省发展那就可以去外省,这会帮助你提前融入当地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对于非重点大学的选报来讲更是如此。

东中西、东北地区如何选,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在就业机会、薪资待遇方面整体上高于其他地区,不过东部地区同批次的高校其分数线也高于其他地区,甚至会出现一些东部地区的普通高校分数线高于其他地区高校的情况,原则上东北、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的高校的分数线会相对较低,如果特别在意学校层次的话,可以选择报考西部、东北地区的层次较高的高校。

再一个就是看学校所处的城市,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高校分数线远高于其他城市的学校、一般来讲,位于省会城市的高校其分数也高于位于非省会城市的高校,此外,还应看城市等级越高、生活成本也随之提高等因素以及毕业后发展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高校的多校区布局、异地办学问题,比如兰州大学的本科生校区并不在兰州市区,而是在夏官营镇等,山东大学虽然主校区在济南,也有部分专业在威海校区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也有校区。

学校命名也存在很大学问,这里面存在很多误解,一是以省份开头命名的高校大多位于省会,但也可能位于非省会城市,以河南省为例,河南大学不在郑州在开封,河南师范大学在新乡、河南理工大学在焦作,河南农业大学则在省会郑州,报考志愿时一定要看清;其次还有以方位命名的高校,比如以“西北”开头的高校大多位于西安,比如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不过西北师范大学却在兰州,同理西南政法、西南大学在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则在四川;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独立学院、中外合办高校等可能与主体学校并不在同一城市,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就有郑州与新乡两个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并不在西安,而在苏州。

3.其他

除了学校方面的客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个体喜好、职业规划 等也是影响院校选择的重要因素。个人喜好这个因素因人而异,比如北方人想去南方,也有死活不离开本省的等等。职业规划等也很重要,比如毕业后就业区域选择,留在当地还是回老家就业或者只想去北上广,这些都对选择学校有重要影响。还有一种情况则是选择继续深造,那么一般来讲学校层次越高,考研越具有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层次越高的学校,保研率越高;二是考研特别是调剂时本科院校层次很重要,很多高校只接收985或者211高校的学生调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西部的211高校或985高校或许比东部双非高校更有优势。

(二)挑专业

相对于学校,专业挑选则更为复杂多样,各种眼花缭乱、各种高大上,里面的坑比挑选学校更多。但是总结起来,专业选择只要能把握住两个方面的因素就能够选择出心仪的专业:一是就业;二是升学。

就业,就业的影响因素还可以细化为家庭、个人与专业自身三个层面。家庭,比如家财万贯的家庭不需要担心挣钱养活自己的问题,那么随心意来就行,喜欢什么就报什么,不过大部分普通家庭的我们还是需要考虑专业选择与今后生存的,如果家庭里面有家庭或者亲戚等在相关行业吃的开的,还是尽量选择该行业,比如医生、公务员等,这样有人引导可以尽快入门,少走弯路,如果实在也没有靠的上的资源,那么学习计算机之类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可以给你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升学,分为两种情况,读到硕士与读到博士。读到硕士一般还是需要去社会上就业,博士的话一般留在院校、科研院所比较多,大多数不会去社会上就业。如果从报志愿开始就奔着读博去的,那么选专业就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就行,无论什么样专业的博士就业不会是大问题,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下来,在不敢兴趣的领域深造是很痛苦的,也很难做出成绩;读到研究生的话,尽量还是选择就业率高,好找工作的应用型专业就读。

还需要注意的是报志愿时所选专业并非一成不变,进入大学后还有两个途径可以调换专业,一种途径是报考时是大类招生的专业,在大一之后会根据一些标准进行分流,比如医学技术类下面可能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康复医学等,一般分流标准是第一年综合评价主要是考试分数较高者先选专业,所以这种情况下,要想最终就读喜欢的专业大一绝对不能放松;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跨院系换专业,一般也是在大一结束时进行,主要依据依然是学习成绩,不同的是,这次调换专业是可以实行跨度很大的调换,比如从管理学调换到法学等,具体要求每个学校、每个院系甚至每个专业都不一样,所以需要自己进入学校之后特别留意。

入校后调换专业也为报志愿时由于分数不够、了解不深等因素造成专业选择上的遗憾提供了弥补机会,毕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在本科期间实现调换专业的愿望。除此之外,跨专业考研也是调换专业的一次机会,不过这需要在本科期间至少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旁听、选修等方式提前为跨考做准备。

二、志愿填报实践

志愿填报实践注意事项

有了上面的充足准备,志愿填报实践就很简单了,志愿填报最为重要的原则就在于把我学校以及专业的层次性。学校的层次性上面已经着重讲过,具体到学校,就需要参考每个学校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最具参考价值的是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与当年批次线的差值,最低要看三年,这个值可以保证你能够进入该校就读,还有就是录取最低位次,就是看该校往年在本省招生录取的学生最低位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年的分数线变动,高考分数绝对值的参考意义并不大;除了学校的层次性还需要考虑专业的层次性,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分数差距可能有几十分,所以报考志愿时一定要考虑专业的层次性,参考标准最好是专业历年的录取位次与自己全省排名进行对比。

在填报志愿过程中需要注意一般要选择同意调剂,这样可以保证即使不能够选择自己想要上的专业,还可以上自己想要上的学校,上文已经说过,专业在入校后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调换。

三、入学后注意事项

入学后需要注意事项

下面简单回答几个入学后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还需不需要努力学习?还需要学习什么?

答案肯定是需要。经过地狱般的高中阶段,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监督以及自律能力很快进入放纵阶段,沉迷于游戏、电视剧等等,不过学习肯定还是要学习的,特别是对今后打算考研的人来讲,在一些高校,努力学习可以取得保研资格,还可以顺带拿到各种奖励等;还有一些专业比如医学、计算机等如果不努力学习,对今后就业也有不利影响。

具体学习什么,这个因专业而异,不过英语四六级肯定是要过的,很多就业单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英语四六级,其他证书比如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就因人而异了。各个专业证书也很重要,比如法学专业必考的司法证书、英语专业的专八证书、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证书等都可以成为就业优势,也是从事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利用空闲时间还可以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扩宽视野等。

二、考研、考公务员越早准备越好?

这个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比如一些专业学习内容非常多,单靠临时突击很难掌握,那就需要尽早准备,比如医学专业考研。考公务员的话,可以提前熟悉流程或者熟悉考试内容,真正准备的话大概半年时间即可,战线拉的太长,容易疲惫,后劲不足。

三、与老师搞好关系的好处?

大学里面的老师一般讲完课就走,与学生很少有深入交流,不过这不代表没有机会与老师搞好关系,这里并不是教你请客送礼、走歪门邪道来搞好关系。走正路搞好关系,一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按时上下课,这是最基本的,不过也有很多人做不到,按时上下课是对任课老师最起码的尊重;第二,坐前排,不要上课就往后边、角落里面藏;第三,上课不要玩手机,睡觉、聊天等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第四,积极回应老师,课上、课下主动提问。这些东西其实是对一个合格大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并不难做到,只要做好以上几点,一般情况下就会与老师搞好关系,最起码老师在打分的时候能够想起来你长什么样。

从功力主义视角来看,与老师搞好关系有哪些好处呢:一、给老师留下好学的印象,考试分数不会太低,高分也是能够参与奖学金评定、保研等的基础;第二,一般任课老师都是博士毕业,如果想要继续升学,老师会在考研方面给你建议,甚至会动用相关资源为你考研助力等。此外,在职业规划甚至创业等各方面老师均能够给与一定帮助。

四、怎么与室友搞好关系?

寝室基本上是大学期间你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室友则是你接触最多的人,与室友搞好关系对你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均具有莫大好处。一般来讲,室友之间产生矛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作息时间差异是导致宿舍矛盾的主要原因;二是,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也是宿舍矛盾存在的重要原因;三是,个人性格、为人处事方式等存在差异也会影响室友之间的关系。宿舍关系搞不好会严重影响个人生活、学习等,比如熬夜通宵打游戏的室友会影响你正常作息进而影响到你的学习、生活等。搞好室友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八个字: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自己严厉一点,对他人包容一些,但是这个包容并不是无底线的包容,比如喜欢抽烟的室友并不在宿舍抽烟,而是在厕所或者外边抽烟,那么就可以不管不问。

五、需不需要参加社团、进行兼职?

需不需要参加社团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参加社团有没有用?二是参加社团会耽误学习吗?对于第一个问题,参加社团肯定是有用的,不同的社团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参加学生会可以增加同学间的交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工作协调能力等,也可以成为找工作时的一项个人履历,此外,参加社团还可以在综合测评中加分有助于整体排名的提升;参加兴趣社团,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结交更多的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等。对于第二个问题,参加社团有可能会耽误学习,有时候社团活动、工作等会与课程相冲突,必须二选一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逃课的情况,不过这也取决于个人选择,大的方面来讲,只要协调好社团活动与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其实对学习的负面影响并不大。

做兼职其实是不被建议的,一是兼职确实浪费时间,二是兼职一般的工作与廉价劳动力无异;三是社会上存在大量的骗子公司、皮包公司等难以分辨。如果确实困难,学校一般都会有勤工助学岗位,加上助学金、奖学金等一般都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顶部